11

2024

-

02

【中国证监会信息中心 周云晖】《证券及相关金融工具》系列国家标准制定及应用

来源:九游会俱乐部    发布时间:2024-11-02 10:46:23


  随着中国长期资金市场双向开放不断有序推进,交易场所、金融理财产品不断增多,参与机构间信息交互也慢慢变得多,跨机构、跨交易场所对相关数据的编码规则不一致,导致金融产品在跨机构、跨交易场所交易时难以进行。为防范金融风险,促进中国资本市场国际互联互通,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证券分委会(以下简称证券分委会)组织制定了《证券及相关金融工具国际证券识别编码体系》《证券及相关金融工具交易所和市场识别码》《证券及相关金融工具金融工具分类(CFI编码)》3项国家标准,规定了中国境内注册发行的证券及相关金融工具的国际识别码的编码体系和规范,标识交易所、交易平台、监管或非监管市场的通用方法,以及各类金融工具赋予编码的具体规则和方法。这些金融领域基础性标准,将进一步规范国内证券及相关金融工具的识别、交易和管理,对于统一国内现有的证券编码,支持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便利国际化证券识别和信息交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3项标准的编写背景、内容及应用分别进行相应的说明和分析。

  国际证券识别编码(International Securities Identi-fication,ISIN编码)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唯一制定的证券识别编码标准,目的是为每只证券分配一个跨市场通用的、唯一的证券编码。自发布以来,ISIN编码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跟进国际标准的最新变化,满足我国证券市场对接国际市场的需求,2007年证券分委会采标国际标准ISO 6166,发布了国家标准《证券及相关金融工具国际证券识别编码体系》(GB/T21076-2007),完成了编码系统开发,并且已为大陆地区含股票、债券、期货、期权、权证在内的金融工具分配了17000多个ISIN编码。2011年7月,国际标准工作组根据注册机构协议及产品种类的最新变化组织了标准修订工作,并于2013年6月发布新版ISO 6166《国际证券识别编码体系》。为跟进国际标准的最新变化,满足未来我国证券市场对接国际市场的需求,证券分委会组织对最新国际标准进行采标,对原有标准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国家标准《证券及相关金融工具国际证券识别编码体系》(GB/T21076-2017)。

  自2009年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采标ISO 10383:2003为国家标准《证券和相关金融工具交易所和市场识别码》(GB/T23696-2009)以来,随着国内证券市场业务模式发展和调整,慢慢的变多大型交易所同时为包括股票、期货、期权、债券等不同金融工具提供交易场所或交易平台,形成了一个交易所下设不同交易部门的格局。为保证数据的直通处理,这些不同交易部门也需要获得分配交易所和市场识别码(MIC)。一个交易所被分配多个交易所和市场识别码(MIC)的情况将造成信息混乱等安全隐患,这使原《证券和相关金融工具交易所和市场识别码》不再适用于现有证券环境。另一方面,国际标准ISO 10383(MIC)版本已从2003版升级至2012版,对MIC标准的结构层次和适用范围进行了扩展和变化。为此,证券分委会组织采标最新国际标准,修订原有标准,形成了国家标准《证券及相关金融工具交易所和市场识别码》(GB/T23696-2017)。

  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工具的种类、数量日益繁多,市场参与人、投资者对快速、准确地获取金融工具类型,加强金融信息交换效率的需求日渐迫切,为此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发布了金融工具分类编码标准(CFI编码,ISO 10962),明确了为各类金融工具赋予编码的具体规则和方法。CFI编码实现了市场参与人、投资者通过一个简单、标准化的编码了解、掌握金融工具的基本类别属性的目的,适应了市场需求,获得了市场的广泛接受与支持。目前,主要发达国家、地区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地区均采用了该项标准为本国、本地区的金融工具分配CFI编码。考虑到CFI编码与国际证券识别编码(ISIN编码)关系密切,两者结合使用可基本实现识别金融工具的目的,ISO为此将推广、应用ISIN编码和CFI编码的职责均赋予了国家编码机构组织(ANNA),要求ANNA组织的会员在为本地市场金融工具分配ISIN编码的同时应一并分配CFI编码。证券分委会作为ANNA会员,需要按照ANNA国际组织要求,既承担ISIN编码的管理工作,也要承担CFI编码的管理工作。因此,证券分委会组织对最新CFI编码标准进行采标,形成了国家标准《证券及相关金融工具金融工具分类(CFI编码)》(GB/T35964-2018)。

  《证券及相关金融工具国际证券识别编码体系》(GB/T21076-2017)规定了中国境内注册发行的证券及相关金融工具的国际识别码的编码体系和规范,为各种证券和金融工具提供了统一的标识结构。标准对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编码规则、注册机构、编码分配等内容,对ISIN编码的组成、可分配ISIN编码的金融工具种类、编码注册机构所应提供的服务、编码申请人所应提交的信息以及具体编码方式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ISIN编码为12位字母数字编码,其中第1~2位为前缀码固定为CN代表中国,第3位为产品类别码代表产品基本类型,第4~11位为顺序码,第12位为校验码。如表1所示。

  《证券及相关金融工具交易所和市场识别码》(GB/T23696-2017)规定了标识交易所、交易平台、监管或非监管市场的通用方法,便于这些作为价格和相关信息来源机构的自动处理。标准包括范围、术语和定义、结构、示例、注册机构、MIC编码信息及查询等内容,对交易所和市场识别码(MIC)的统一结构做出了明确规定,即MIC代码由四位无实际意义的字母或数字型字符组成。

  《证券及相关金融工具金融工具分类(CFI编码)》规定了金融工具的分类编码和定义,分类编码系统可应用于国际现行的金融系统中,标准中金融工具的分类原则既可适用于国际间交易的金融工具分类,也可适用于各国内部的金融工具分类。“金融工具”一词不仅包含了传统的证券,同时也包含了近些年在不同市场上出现的创新型金融理财产品(而且金融工具创新的趋势未来仍会持续下去)。

  CFI编码由6位大写英文字母组成,第一位字母代表证券分类的最高级别;第二位字母代表每个类别下的具体细分组;最后四个字母显示的是适用于每个分组最相关的属性。如表2所示。

  为做好《证券及相关金融工具国际证券识别编码体系》《证券及相关金融工具金融工具分类(CFI编码)》《证券及相关金融工具交易所和市场识别码》3项国家标准应用实施工作,协助行业内相关单位深入理解标准内容和准确把握规定要求,2018年7月12日,证券分委会秘书处组织召开了标准宣贯会,来自行业内21家单位的业务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通过对标准内容的详细解读和对标准应用方法及要求的深入沟通交流,促进了标准扎实落地。

  国家编码机构协会(简称ANNA)作为ISIN编码注册机构,是由各国家、地区编码机构(NNA)所组成,发展至今已有92名正式成员和27个合作伙伴,并在123个国家和地区发放了ISIN编码。2006年,证券分委会成为ANNA中国地区正式成员,证券分委会授权中证信息技术服务公司的行业编码和标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标准中心)负责ISIN编码管理以及对口工作。标准中心根据《国际证券识别码管理办法》以及国家标准《证券及相关金融工具国际证券识别编码体系》分配ISIN编码,覆盖范围有股票、基金、债券、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

  截至2018年8月,ISIN分配总数已超过5千万,其中美国、英国、意大利、瑞典等国家发码已超过百万,中国累计分配ISIN编码6万多个。中国编码申请人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中证信息技术服务公司、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公司、上海清算所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中国地区ISIN编码申请流程如图所示。

  交易所和市场识别码(MIC)作为帮助数据直通处理的重要识别码,已被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采标为本国标准。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作为该标准的注册机构,已为146个地区的交易所和市场分配了906个MIC编码。中证信息技术服务服务公司的行业编码和标准服务中心在证券分委会的授权下,根据国家标准《证券及相关金融工具交易所和市场识别码》(GB/T23696-2017)为获得ISIN编码的证券同步引用了MIC编码,用于标识该证券的交易场所。

  目前,中国地区ISIN产品已引用的MIC编码包括:新加坡交易所XSES、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XHKG、大连商品交易所XDCE、上海期货交易所XSGE、深圳证券交易所XSHE、上海证券交易所XSHG和郑州商品交易所XZCE。此外,中国地区还有以下机构获得MIC编码: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CCFX、中国外汇交易中心XCFE、上海黄金交易所SGEX、中国不锈钢交易所CSSX和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XINE。

  ANNA同时也是CFI编码的维护机构,当一个金融工具使用ISIN编码做标识时,相应的ISIN编码分配机构也会为这个金融工具分配CFI编码;对于没有分配ISIN编码的金融工具,CFI编码也可按照本标准衍生得出。截至2018年8月,ANNA已分配CFI编码超过4千万,其中美国、英国、意大利、瑞典等国家发码已超过百万,中国地区所有ISIN产品对应的CFI编码均由标准中心依照产品对应金融属性生成,累计为6万多个ISIN编码分配对应的CFI编码,编码种类达700多个。后续编码种类数量将随着产品类型的增多一直更新完善。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